- 1、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 2、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
- 3、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吗?
- 4、先天性心脏病如何筛查?
- 5、先天性心脏病怀孕注意事项
对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性朋友而言,她们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怕自己的心脏病会遗传给宝宝,因此在到处了解此方面知识。那么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吗?及先天性心脏病怀孕注意事项?


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

1、心衰: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
2、紫绀: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3、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肢体末端慢性缺氧、代谢障碍、中毒性损伤。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
4、其它:胸痛、晕厥、猝死。部分人有体循环方面的症状,例如排汗量异常,大大超出正常人的量。

此外,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认,先天性心脏病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尤以后者为重要,约90%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遗传加环境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
要想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对结婚及生育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婚前去医院进行婚前检查及遗传咨询。也可以到心脏病专科去做检查,如做一下心脏彩色B超,根据自己心脏病的类型,听一听医生的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易致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11大因素
除了遗传因素,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还有:
母体方面:
1、母体患有各种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酒精中毒。
2、妊娠早期有病毒感染、感冒、高热病史、服药史(苯丙胺、大伦丁、氯化钾、三甲双酮等)。
3、妊娠早期接触放射线、汞化合物、油漆、农药、染发剂或服用抗癌药物、化学制剂等。
4、感染病毒:风疹病毒(早孕感染发病率90%、中期25%)、巨细胞病毒发病率1%~2%、弓形体发病率1%~2%、人细小病毒B19宫内感染胎儿死亡率9%。
5、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有不正常妊娠、流产、引产史,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先天性心脏病生育史等。
胎儿因素:
6、胎儿合并其他器官畸形:脑积水、腹壁裂等。
7、染色体异常。
8、胎儿心率失常:包括心动过缓(小于120次/分)、心动过速(大于200次/分)及心律不齐。
9、胎儿水肿:包括胎儿皮下、体腔(胸、腹壁)积液,心包积液。
10、羊水异常: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
11、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孕期B超,可对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做出筛查。
胚胎发育到第2周开始形成原始血管,第3周形成原始心血管系统并具有血液循环,第7~8周心房心室形成,胎儿心脏结构基本完成。所以,在这个时期胎儿受到外界任何刺激都会影响胎儿心血管发育。但是早期胎儿心脏小,切面显示不清;晚期胎儿骨骼发育后方声影影响及胎方位的影响均导致胎儿心脏的探查受影响。20周~28周为胎儿超声心动图探查最佳时期。
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种类繁多,类型复杂,虽然胎儿心脏超声检查随着超声诊断仪器的不断进展和从事此专业的人员经验积累和研究的深入发展迅速,但仍有许多胎儿心脏异常不能在产前检出,这是客观事实。孕产妇应该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和理解。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将有更多的疾病被认识,胎儿超声诊断水平越来越高,在全国各地区的发展越来越普及,我国先心病的患儿出生率将得到有力控制。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否怀孕生孩子,主要取决于心脏功能的强弱。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在准备怀孕之前,就应与妇产科医生建立联系;如果医生确定患者能够承受妊娠和分娩,这种联系应更加密切。心脏病孕妇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怀孕期间应有充分的休息:每天至少有10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中午最少也要休息半个小时以上。心脏功能欠佳者,一般日常工作后会引起不适时,应酌量延长休息时间。
2、要避免或及时治疗贫血:因心脏病孕妇有了贫血,更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造成恶性循环,易发生心力衰竭,故必须积极预防或治疗贫血。
3、防止感染:任何感染,包括牙龈化脓、上呼吸道感染,都应尽早治疗,以减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机率。
4、小心使用洋地黄制剂:一般不使用,除非是孕妇发生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尤其有心房颤动时。
5、小心使用抗凝剂:孕妇曾做过人工瓣膜移植手术者,须使用抗凝剂时,要多加注意。
6、必须做瓣膜切开术时:最好在未怀孕前做,若已怀孕,则应先行人工终止妊娠,再动手术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