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妊娠高血压的病因
- 2、妊娠高血压的症状及危害
- 3、妊娠高血压怎么办?
- 4、预防妊娠高血压的方法
- 5、妊娠高血压的多发人群
妊娠高血压是产科常见疾病,占全部妊娠的5%-10%,也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约占妊娠相关的死亡总数的10-16%。妊娠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严重的病发症之一。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妈妈,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压力都比正常妈妈大得多。为有效的根治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就要掌握妊娠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孕妈妈得上妊娠高血压的呢?
1、营养不良的孕妇。体型矮胖,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2×100]>0.24。
2、初产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
3、A型孕妇。A型孕妈对刺激容易产生过度反应,使血压升高。
4、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
5、血钙的降低。
6、遗传因素。调查显示40%的妊高症有家族史。
7、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
8、寒冷和气温的变化,也增加了准妈妈患上妊高症的危险。

【症状】
1、高血压
血压升高≥140/90mmHg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血压缓慢升高时,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等;血压急骤升高时,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继续升高,出现严重高血压≥160/110mmHg。
2、蛋白尿
尿蛋白可随着血管痉挛的变化,每一天都有所变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蛋白继续增加,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性≥(++),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
3、水肿
可表现为显性水肿和隐性水肿。显性水肿多发生于踝部及下肢,也可表现为全身水肿。显性水肿的特点为休息后不消失,或突然出现,迅速波及全身,甚至出现包括腹腔、胸腔、心包腔的浆膜腔积液。隐性水肿是指液体潴留于组织间隙,主要表现是体重的异常增加。
【危害】
一、对孕产妇的影响
1、脑:脑部动脉痉挛,引起脑组织缺血、水肿,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抽搐等症状,严重时脑部血管收缩伴有血管栓塞,出现点状出血,这些病人常可引起昏迷。
2、肾脏:肾脏缺血,毛细血管血栓形成以致肾功能受损,可引起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3、心脏: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使心肌缺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坏死。由于周围动脉痉挛,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可出现左侧心脏衰竭。
4、肝脏:重度妊娠高血压时,可引起肝脏表面出血,而有上腹部不适,严重时形成血肿,甚至肝破裂出血。
5、眼: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缺血以及高度水肿时,出现眼花、视力模糊,严重时可引起暂时性失明。
6、胎盘:胎盘螺旋动脉呈急性的粥样硬化,胎盘血管破裂可致胎盘早剥。
二、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产妇死亡第二杀手,而且,该疾病还会因导致产妇血压升高而出现重度子痫,从而使胎盘供血不足、胎儿宫内缺氧、早产、低出生体重、胎盘早剥、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等现象发生。

1、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
患有妊高症的孕妈妈应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炒菜最好以植物油为主,每日20~25克。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羊油、椰子油,棕榈油等)的供热能应低于10%。
2、控制食物的摄入总量
孕后期热能摄入过多,每周体重增长过快,都是妊高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孕妇摄入热能应以每周增加体重500克为宜。对于肥胖的孕妇,每周增重250克为宜。
3、控制钠盐的摄入
钠盐在防治高血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每天钠的摄入量过多,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因此有妊高症的孕妈妈,钠的摄入量每天应限制在3~5克以内。
4、补充蛋白质
重度妊高症的孕妇因尿中蛋白丢失过多,常有低蛋白血症。因此,为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应及时摄入牛奶、鱼虾、鸡蛋等等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每日补充的蛋白质量最高可达100克。
5、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
钙不仅有助于胎儿的骨骼与牙床发育,还能使血压稳定或有所下降。患妊高症的孕妇最好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芝麻等,也可适当补充钙剂。若为低钙血症,每天的钙摄入量可达2000毫克。
6、补充锌、维生素C和E
妊高症的孕妇血清锌的含量较低,因此,膳食中若供给充足的锌,能增强孕妈妈身体的免疫力。另外,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抑制血中脂质过氧化的作用,降低妊高症的反应,因此也需要适当补充。

医生认为,孕妇一旦患有妊娠高血压,药物治疗只能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不能根治,因此,对于孕妈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在产科医生、营养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或尽可能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1、实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孕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的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症状。
2、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有一定作用。如果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也会增加妊高症的发生。
3、重视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病。如果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婶妹间曾有患过妊高征,那么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如果孕妇孕前患过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疾病,均易发生妊高症。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怀孕,更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处理。

1、精神经常保持高度紧张状态的准妈妈;
2、生活在寒冷环境或气温变化过大的地区的准妈妈;
3、年轻初孕妇(低于18岁)或高龄初孕妇(高于35岁);
4、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准妈妈;
5、营养不良或患有严重低蛋白血症的准妈妈;
6、体重超重的准妈妈;
7、有高血压家庭病史的准妈妈。